查看原文
其他

《抗日战争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特  稿


第二次世界大战视阈下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陈谦平  陆卫军


内容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日本与德国分别在亚太和欧洲发动侵略战争而全面引发的,因而有两个策源地。中国战场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即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有力遏止了日本速战速决、迫使中国投降的战略企图,使得日本在亚太地区发动的全面侵略战争受到延阻。中国抗战是最早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正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使得日本数百万陆军被牵制于东方战场而无法脱身,中国战场获得国际舆论的广泛尊重和赞扬。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野观察,中国抗日战争是以中国抗战力量为主体、以中国为主战场的国际性抗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


关键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  抗日战争  反法西斯战争  东方主战场  中国战区


作者

陈谦平,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陆卫军,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



中共抗日根据地的简体字

——以一份手写油印本为基础的量化分析

李金铮


内容提要

简体字的使用并非始于中国共产党,而是自汉字产生以来一直就有的演化趋势,甚至南京国民政府也颁布过简体字表。只是国民政府并没有实际推行,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即有使用简体字的实践。不过从中共抗日根据地来看,对简体字并无统一的态度和政策,有的根据地时而肯定、时而否定,有的坚决反对使用,反映了简体字使用过程中的矛盾和张力。以一份手写油印稿《考察晋察冀边区统一累进税报告》为例进行统计,在3.5万余字中,使用简体字190个。其中有84个字渊源甚早,在先秦至明清时期就陆续出现了。与国民政府颁布的简体字表324个字比较,有87个相同,73个为新增。与根据地文字学家罗竹风统计的300余个简体字比较,有86个相同,54个为新增。根据地简体字的使用,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简体字改革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

汉字  简体字  抗日战争  根据地  中共革命


作者

李金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


斗争与扎根:

太行根据地的群众运动

王龙飞


内容提要

群众运动是中共改造社会、推动革命的重要方式,而斗争常常成为群众运动的基本动力和实现途径。中共通过运动和斗争争取群众,进而借助群众赢得新的斗争,其具体形态因时因地而异。全面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的群众运动不仅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制约,还面对来自日军的巨大压力。不仅如此,中共欲确立“农民优势”除了要摧毁面上的政治经济等体制性障碍,还需深入改变农民思想中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二者皆极为不易。政策约束和现实困难共同决定了抗战时期根据地的群众运动难以大刀阔斧一蹴而就,而更可能是曲折起伏难有止境,斗争尺度和运动节奏甚为紧要却不易拿捏。借由不断的运动和斗争,中共在重重困境中逐步撞开生路并由浅入深扎下根底,造就真正可以依凭的根据地,自身也成长、成熟起来。透过这个跌宕的过程,也可以发现这些看似散立的众多斗争运动事实上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连贯的逻辑。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太行根据地  群众运动  减租减息  统一战线


作者

王龙飞,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副教授


专题研究


国际经济合作的期待与虚化


马陵合


内容提要

抗战后期,在大后方的报刊上,关于战后国际经济合作、利用外资的文章骤然增多,掀起一场舆论热潮。对利用外资的高度关注,既有跻身于四大强国、战后实现工业化的刺激,也是孙中山在一战后倡导国际经济合作的延续。透过这场舆论热潮及其与相关政策的关联性评判,可以洞察近代中国利用外资过程中观念、制度、实践之间特殊关系的重要面相。在这场讨论中,中国各界普遍存在对美国资本的期待,但由于民族主义的影响,对美国资本又保持一定的警惕性。美国方面基于自身利益考量,同时对中国建立自由经济制度失去信心,其回应相当消极。尽管利用外资被国民政府视为战后重建的基本经济政策之一,但由于整体经济和政治环境的限制,具体的政策设计难以实施和推进。这一时期,对美国资本的急切期待逐渐被虚化,成为纸上谈兵。


关键词

外资  国际经济合作  美国资本  资本市场


作者

马陵合,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的

复员接收与院系增设


严海建


内容提要

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复员的同时,通过接收伪北大及整合原北平大学的学科资源,在原有文、理、法三院的基础上增设农、工、医三院,变成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需求与政府导向的双重驱动,使得大学的学科设置越来越强调实用性和综合性。全面抗战时期,北京大学在学术与学科发展上的危机意识日趋明显,改变蔡元培时代奠定的注重文理基础学科的传统,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增设农、工、医等实用学科,成为校内的普遍共识。与北大渊源深厚的朱家骅重掌教育部,在政策、经费上给予北京大学充分支持,使其能够通过复员和接收奠定改制的基础。大学学科设置的变化,一方面是时代趋向、社会需求、政府导向及大学理念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其具体的实现又与时势变动、人事更新等因素高度相关。


关键词

北京大学  抗战复员  朱家骅  傅斯年  院系增设


作者

严海建,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日本何以战败

——战后日本军史专家对陆军大学教育的反思


祁建民


内容提要

日本陆军大学采用德国教学方式并吸收其战争理论,以战术教育为中心,强调实地训练,倡导先制攻击、速战速决和歼灭战。经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日本陆军大学的教育中形成了精神主义和白刃战思想。二战结束后,日本军史专家在对战败原因和军事教育的关联进行总结时认为,陆军大学强调实用战术,轻视兵站与情报,缺乏对战略思维的教育,其培养的毕业生在指挥作战时无法达到歼灭战的目的;由于忽视对游击战的教学研究,其毕业生无法应对中国全民族抗战;对美军研究的缺失,导致陆海军协同作战与岛礁战不利。但是,这些反思和总结基本停留于战术层面,对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日军战争犯罪与陆军大学教育体制的关系等问题则有意回避。


关键词

日本侵华  日本陆军大学  日本战败原因  军事教育  战术


作者

祁建民,日本长崎县立大学国际社会学院国际社会学系教授



    甲午战争130周年


甲午战争时期上海“中立”问题研究


郑泽民


内容提要

甲午战氛逼近之际,为防止日军入侵,上海道台随时准备封锁吴淞口。英国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欲效仿中法战争先例,推动上海成为中立地带,遂与日本订立协议,使其承诺不向“上海及其通路”发动战争。由于该协议存在概念含混的问题,日本围绕中方在沪应否严守中立、可否进行军事活动,以及中立区域的范围界定等问题屡次挑衅,甚至以战争相威胁,中英两方与之展开繁复的外交博弈。随着“上海及其通路”意涵的拓展及上海战时性质的再诠释,江南半壁终免于战火。在此期间,清政府从未承认上海“局外中立”,却认可日英协议的有效性,据此迫使英国敦促日本遵守承诺,是为其利用国际法知识实行“中介外交”的重要案例。此事亦可见近代上海每逢中外战事便被推向局外的“传统”。


关键词

甲午战争  上海交涉  中日关系  国际法  局外中立


作者

郑泽民,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



青年论文



抗战时期的英国与新四国银行团


王钊


内容提要

新四国银行团是西方在华协调外交的产物,实际对华借款有限。英国最初维护新四国银行团,但当其成为对华投资与维护在华利益的阻碍后,英国又最早提出修改合同与解散新四国银行团。虽然新四国银行团在1937年未被解散,但英国的努力有助于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几笔对华借款的达成。全面抗战爆发后,为防止日本垄断在华权益,维护自身在华利益,英国改变立场,支持在名义上保留新四国银行团,但在对华借款时已不再对其有所顾忌。战争结束后,新四国银行团终被解散。英国对待新四国银行团的政策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视其为英国推行东亚政策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英关系  英国  新四国银行团  对华借款


作者

王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战时英国华北撤军决策与行动

(1937—1939)


陈志刚


内容提要

日本全面侵华后,英国为避免其华北驻军卷入战争而考虑撤军,并将1939年欧战爆发视为撤军的最佳时机。但是,欧战爆发后日本发出的劝告照会打乱了英国的设想。为摆脱困境,英国采取多种策略,试图有所转圜,结果事与愿违。1939年10月13日,英国战时内阁做出撤退华北驻军的决定。此后,英国通过弱化撤军行动与日本劝告照会关系的方式缓解尴尬。此次撤军决策与行动表明,在英美合作有限的前提下,绥靖日本仍是英国无法绕过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英国  《辛丑条约》  华北驻军  撤军


作者

陈志刚,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谣言的张力:

抗战时期“飞机洋狗案”重探


常家玮


内容提要

“飞机洋狗案”是一起因战时中国民航困境所致、经多方因应利用的舆情事件,谣言的传播依靠新闻界的碎片化报道及大后方知识界的共情式声援。蒋介石为涉事的孔祥熙一家辟谣,但谣言进一步演变为“倒孔”话语。中国共产党并未直接参与该案,但事件过程中的中共因素不能被忽略。日伪对该事件加以利用,试图打击国民政府的形象。该案事涉极峰,其实质是战时民众反腐与爱国情感的集体宣泄,以及对国难、国耻记忆的集中唤醒。

关键词

“飞机洋狗案”  “倒孔”运动  谣言  话语  记忆


作者

常家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全面抗战时期沦陷区青年

奔赴后方的交通与体验


朱汉杰


内容提要

全面抗战时期,不断有沦陷区青年奔赴后方,具体路线各异,随时兴废。行路体验艰苦,锻炼了青年能力,也塑造了他们的民族国家归属感。民族意识驱动各方为青年提供帮助,国民政府地下组织坚持斗争,协助青年前往后方。日伪对沦陷区的控制不甚扎实,封锁线多成“虚线”。可见,沦陷区与非沦陷区的限隔并不严密,两地之间的联系、交通超乎一般认知。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沦陷区  日常生活  人口流动  民族意识


作者

朱汉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学术综述



关于抗战时期

中国兵器工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高翔  陈钊


作者

高翔、陈钊,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理工大学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讲师、教授








《抗日战争研究》

官方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抗日战争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